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欢迎报考齐鲁师范学院文化遗产专业

作者:中心办公室时间:2024-07-02点击数:

专业介绍:

2023年经教育部审核批准,齐鲁师范学院设置文化遗产专业(专业代码:060107T),为全省首家授予历史学学位的同类本科专业。设立文化遗产专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批示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满足社会对文化遗产专业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行动。

本专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与严谨的科学精神,热爱文化遗产(含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熟悉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律法规,掌握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熟悉文化遗产调查、保护、传播的工作流程,系统掌握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能力,能够胜任文化遗产事务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及弘扬传承、活化利用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25DBE

师资情况:

近年来,针对文化遗产本科专业建设的交叉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特点,齐鲁师范学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办学特色的比较优势,重点引进、储备、调配了一批以“以历史学为学科基础,以文化遗产为专业方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专业特色”的特色学科师资建设队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100%。目前,文化遗产本科专业所在学院拥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教育史志办公室”“中国乡村调查研究中心”三大科研平台,同时是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重点资助支持的“乡村振兴战略与田野调查研究创新团队”所在单位。

学术科研方面,文化遗产教研室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出版专著9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承担了包括国家文旅部、民政部、济南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等各类决策咨询项目10余项,建成了一批以国家级传统村落、各大博物馆、展览馆为代表的教学研究实践基地。

6F906

主要课程:

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文化遗产学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世界文化遗产概览、中国文化遗产概览、博物馆学概论、文化产业概论、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文化遗产调查理论与方法、非遗项目保护与管理、文化遗产政策与法规、田野调查与报告写作等。

培养特色:

文化遗产专业将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育人目标,坚持“田野调查、学术研究、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专业特色,着力培养学生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与利用、文化创意设计、文化遗产综合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模式上,坚持OBE教育理念,课堂讲授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工坊、传统村落等设为第二课堂教学点,增强学生专业综合素养。与多家用人单位签订学生实习协议,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习和就业条件。

1CCEC

就业方向:

党政机关、文化旅游相关管理部门;教育行业、宣传出版部门、文博场馆及相关群众团体等事业单位;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类文创企业;在研究生阶段继续升学深造等。

C7692

报考指南:

10027


齐鲁师范学院中国乡村调查研究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