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9月7日,在齐鲁师范学院2024级新生入学报到日,由齐鲁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济南市章丘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文质彬彬——章丘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精品展”在章丘校区举办。齐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中国乡村调查研究中心主任林松柏,齐鲁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敏,副校长张兆明以及章丘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领导参加活动。

本次展览精选了章丘区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龙山黑陶、章丘铁锅、章丘铁匠习俗、白云湖蒲苇草编、章丘蛋雕、黄家烤肉、章丘根艺、章丘面塑、李氏大漆工艺、普利山小米茶汤、章丘葫芦雕刻、章丘拓制技艺、书画装裱、章丘雕塑艺术、范氏铜响乐器制作技艺等。通过传承和代表性作品的实物展示、技艺演示等多种形式,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鼓励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近年来,齐鲁师范学院创建有山东省首家文化遗产本科专业,在“传统武术扎根校园”“齐长城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取得系列成果。下一步,齐鲁师范学院将进一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文化工程中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问题等,建立多学科研究平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